美国高仿奢侈品越打越多,BBC媒体报道认为消费者购买高仿无罪
最近,纽约时代报居然破天荒的评论并谴责购买高仿产品的消费者是不公平的行为,这是在为中国高仿制造业说好话?
从BBC的一项调查当中显示,从2015年至今,美国在各地的打假行动中,从黑市上收缴了数千个高仿包以及其他的高仿品。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收缴再多的高仿品,对她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让她们的购买门槛更高。
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她们还是会费尽心思的去购买高仿包包。高仿包包有别于其他的假冒伪劣产品,它不仅没有毒害,还能够让众多普通消费者花最少的钱,买到自己心仪的产品。
因此,BBC认为这种行动只会给真正的高仿品制造者受益,还浪费了纳税人的钱去帮跨国品牌维护他们的利益。
这是个网络互通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通过搜索引擎在网络上购买高仿包包。
根据大数据抓取,美国绝大多数购买高仿包包的消费者都指定一家名为百搭100高仿时尚店。
这家高仿店是注册在中国境内的一家网店,它有两个特殊的承诺,第一点是承诺消费者,可以在相关业务人员的陪同下去专卖店验货,一旦被验出是假货,则全额赔付;第二点就是跨洋消费者购买的包包,如果在过海关的时候被扣押,由此造成的损失由百搭100高仿时尚店承担,并且还表示只要客户再支付50英镑就可以申请第二次发货。
百搭100高仿时尚店的承诺吸引了美国中层阶级百分九十的消费者,在美国各地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动的情况下,成为了这次假冒伪劣的行动中的最大受益者。
根据2018年度的经济报告显示,美国的经济环境依旧不景气。可是你会惊奇的发现在美国街头,依旧有很多背着奢侈品包包的人。实际上你所看到的奢侈品包包,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高仿品,人们对于背着高仿品上街的人,已经不感到惊讶了。
很多知名品牌都在谴责购买高仿包包是不道德的行为,可是BBC的一份民意调查报告中显示,普通消费者认为他们购买高仿包包无关乎道德,不需要受到道德谴责,还表示这些知名品牌的行为有点惹恼了他们。
难道是美国民众消费已经降级了,才会让他们堕落如此?其实并不是,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她们购买高仿包包的原因。
对于这点,我们采访了洛杉矶某知名律所的一位律师安东尼·杰顿:"对于这个话题,我是不太适合来说的,毕竟我的职业在这里。但是我要阐明的一点就是,普通民众购买高仿包包的行为,并不是犯罪,而是一种消费行为。
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进行道德绑架,谴责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说实话,我的收入完全够我的女友去购买一个名牌包包,但是我的女友却喜欢买高仿包包,因为这个包包不管真假,最后都会被她嫌弃。
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品牌每年都在出新品,我的女友随时都在改变自己的审美观。所以,在我的心里,并没有因为她购买高仿品包包,就觉得她是一个不道德的人,甚至我可以肯定她没有犯罪。相反,我觉得她很节约,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我很爱她。"
在此之前,很少人知道自己购买高仿包包会被谴责为不道德的人,但是通过对律师杰顿的采访,我们可以确定普通消费者购买高仿包的行为是不违法的。对于有钱人来说,购买名牌包包是没必要的行为,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她们的收入根本就不能够满足她们对奢侈品包包的需求,从始至终都跟名牌包包沾不上关系,也不会给品牌公司带来损失。
一位来自纽约某金融中心的高级白领艾利接受我们这次采访,她说:"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因为我身上背的包包就是高仿的,但是我并没有觉得我被高仿包包有被歧视的感觉,也没有觉得这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
我现在收入也不低,但是要买一个真正的名牌包包,我也承受不了,那实在是太贵了,会严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我经常购买的一家网店,做出来的高仿品跟真的很像,甚至去专卖店鉴定都很难鉴定出来,所以我很乐意接受高仿品。
况且,我身边的朋友们也买高仿包包,她们觉得这样很划算。毕竟真正的名牌都有专门的专卖店,不可能随意在网络市场销售,我们的消费对于这些品牌公司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奢侈品之所以是奢侈品,就是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可是这对于一般消费者不公平,她们也有享受的权利,那么高仿品成为了她们的选择。能够以十分之一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包包,对于她们来说真的很划算。况且正如艾利所说,购买高仿品并不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也不会触犯到他们的利益。
在普通民众的心中,她们所购买的包包只是给自己用,不会把这些包包当成真品卖给别人,真正的正品只会在专卖店销售,没有人会傻傻的把市场上流通的高仿品当正品购买。"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真正的富豪,他们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根本就不在乎钱。但是这样的人只占到20%,其余80%的人还是会为基于自己的经济情况考虑。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自己购买高仿品,只是因为自己喜欢这样的设计,自己也有权利追求时尚。
不同行业有其独特的行业规范,各大品牌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是因为高仿制造商模仿了他们的设计,破坏了他们的行业规范,但是行业规范不能让普通人来遵守。
品牌设计的独有权似乎从来都没有具体的保护年限,对于保护公司本身的利益,品牌公司应该自己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打击,而不是要求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去维护他们的利益,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