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冷冷冷!今天最低-2℃!买羽绒服这3个抗冻指标了解下
从昨天下午开始,从外面奔回办公室的同事
一致哀嚎:冷冷冷冷冷冷冷……
小科君一扒拉手机
哟嗬周末的雪,已经开始发威啦
↓↓↓
(截图来源:苏州气象APP)
嗯哼既然周末还有一场风花雪月在等你
那么,该买的羽绒服买起呗
这3个决胜寒冬的羽绒服指标了解下
本期小科君后台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检验室副主任、工程师魏红
001.
抗寒决胜指标之:含绒量
电视剧里,贵族美女冬天都穿裘袍
事实上棉花没有大推广之前,古代老百姓过冬很惨
其实不管是棉花袄、丝绵袄还是羽绒袄,它们的保暖原理本质上一样,都是利用填充物,在人体外形成一个阻隔空间,从而减少体表暖空气和外界冷空气之间的对流交换。
那么,为嘛现代人更喜欢羽绒服呢?奥秘就在于羽绒中的绒子!
左图:棉花;右图:羽绒
每朵绒子都是由绒核 + 绒丝组成的——绒核中放射出许多微细而纤长的绒丝。绒丝的生长排列呈天然立体形态,每根绒丝又含有很多三角形的立体鳞节,这种特殊的内部构造使得绒子呈现出天然蓬松的朵状结构,因而饱含了大量的静止空气。
空气么,你懂滴,它的热传导系数最低,羽绒服中一朵朵绒子均匀铺开,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有效阻挡了里外冷热空气的对流。这就是羽绒保暖的奥秘所在啦。
现在问题来,就像含羊绒的羊毛大衣一样,一件羽绒服,羽绒含量多高才算好呢?
(如图所示,含绒量为80%的灰鸭绒)
我们常说的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不好的羽绒服,除了羽毛多,杂质和陆禽毛含量也多)。含绒量越高、含绒子量越高,说明羽绒朵绒占比越大,越保暖。
具体来说,根据国标定义,含绒量 50%+的才能称为羽绒服。质量好点的含绒量要在 80%+。市面上常见的品牌,比如优衣库、波司登很多都能达到90%。
(左图:片状羽毛;右图:羽绒)
目前国家标准中最高含绒量为 95%。你要问了,为啥没有 100% 的呢?因为目前的机械分拣还没法做哈。
002.
抗寒决胜指标之:充绒量
有了含绒量,为啥还要再有个充绒量呢?充绒量指的是羽绒的克重。简单来说,就是一件羽绒服填充的羽绒重量。
举个例子。同样是含绒量 90% 的男式羽绒服,主打室内家居场景的,充绒量可能只有 100 克;但是主打户外雪天场景的,可能至少要 300 克。
一般来说,品质相同、含绒量一样的羽绒服,充绒量越高,羽绒服越厚,保暖性越好!
在苏州,小科君觉得一件 100 克的薄型羽绒服就能过冬了;但是去东北,至少得扛一件充绒量 300-500 克的大被子(长、厚)……
003.
抗寒决胜指标之:蓬松度
蓬松度是决定羽绒品质最重要的指标,蓬松度越高,羽绒的品质越高,保暖性和舒适度也会更好。
国标中,对不同含绒量的羽绒蓬松度要求不同:
含绒量 50% 的白鸭绒 ≥11.5cm
含绒量 80% 的白鸭绒 ≥14.0cm
含绒量 50% 的白鹅绒 ≥12.5cm
含绒量 80% 的白鹅绒 ≥15.0cm
但是,国标并不要求服装标牌标注蓬松度,只要生产检验合格就行。不过,一些做出口市场的品牌还是比较注重这个数值的,所以我们会看到高蓬松 600+的说法(这是参照国外标准计算的数值)。
话说回来,现在流行的被子款羽绒服,一方面是廓形的审美偏好,另外一方面也正是反映了好羽绒服的特征啊——又蓬又肿……
最后一个问题,除了含绒量、充绒量和蓬松度之外,你买羽绒服的时候,可能还会面临一个选择困惑——是白鹅绒好呢,还是灰鹅绒、白鸭绒或者灰鸭绒好呢?
首先,颜色对保暖功能没影响。只是浅色面料的羽绒服只能用白色的羽绒,所以从原料等级的角度上来讲,白色的羽绒会更贵些(类似真丝,白色的面料一定要用品质最好、无杂色的丝来织)。
其次,一般来说,同等绒子含量的鹅绒的蓬松度优于鸭绒。鹅绒的绒朵更大,中空度更高,蓬松性和回弹性更好,更加保暖、轻便且无异味,也更贵啦。
小科君有一件出口转内销的羽绒服
因为太蓬松了,每次穿上就会产生…在岸上
穿了几件黑色救生衣,飘来飘去的赶脚
觉得小科君的建议有用咩
来!戳文末阅读原文链接
我们正在参加
2018江苏省十大科普自媒体评选
请选科普苏州
亲爱的们!求票!求加油!求站台!
编辑:金子
图片:来自网络
科普苏州
ID: kepusuzhou苏式生活,因科学更品质
生活中任何疑惑的、需要科学解答的问题
动动手,加我们!
科普苏州QQ群:540895836
本文为科普苏州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
后台君:szjinxiaohua